人們常說,在這紛繁復雜的社會中,感動已經不存在了??煽傆心敲匆蝗喝?,在做著你想也不敢想的事,堅持著你想也不敢想的堅持。
“能為大家服務,我覺得這才能體現我的價值”,這是東方紅農場二連74歲老黨員陸慶山說的話,他不斷充實自己為群眾服務,他用行動溫暖著整個冬天......
陸慶山,男,1945年出生在山東省茌平縣,1965年在張家口4618部隊入伍,1967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,從此共產黨員就成了路老永久的標簽。1970年復員后被分配到黑龍江省沈陽軍區建設兵團2師16團,5年的軍旅生活養成了路老每天鍛煉身體,堅持看書的好習慣,幾十年來,路老每天都要留兩個小時的時間給書籍從不間斷,他看的都是中醫學類的書,在其中汲取知識樂此不彼。
路老之所以愛上學醫,是因為一段痛苦的往事,路老曾有個因患病毒性糖尿病而夭折的孩子,孩子11歲那年查出病癥,之后的5年里,路老領著孩子四處尋醫終無果,都說久病成醫,為了挽救孩子,路老購買各種醫書苦苦專研,為孩子配藥緩解病痛,多年的堅持還是沒能留住孩子,這成為路老一生的痛,幾十年過去了,如今再次提起,他還是隱忍悲痛紅了眼眶。
從此,路老對醫學更加熱衷,為了給遠在浙江宜興的女兒看孩子,路老和老伴離開了家鄉,枯燥的城市生活還好有醫書陪伴路老,在宜興他最喜歡去得地方是圖書館,用他的話說就是“那地方真是太好了,成千上萬本的書讓你隨便看,需要啥就拿啥,怎么也呆不夠”,路老經常在老伴電話的催促下不舍地離開圖書館。
也許是對路老的考驗,2008年路老查出結腸癌,在上海人民醫院堅持治療了三年,化療的3個月里,路老的癥狀引起了醫生的注意,他沒有出現一般患者應該有的癥狀,沒有嘔吐、沒掉頭發、體重也沒減,醫生給他做了檢查也沒有研究出原因。路老沒敢告訴醫生他一直服用自己給自己配的中藥,畢竟是土方子,他沒敢告訴醫生,誰知竟真的沒讓他遭受化療的痛苦。此后,路老對醫學更是執著。
2014年,路老和老伴回到墾區家鄉,家鄉的變化巨大,路老不想再走了,可女兒還是堅持讓兩位老人冬天去浙江避寒?;氐綁▍^后路老積極報名參加了三次按摩培訓班,每班20天的課程,路老在老伴的陪伴下早上8:00-到離家二十多里地的大楊樹鎮創業園區學習,勤學苦練的他最終獲得了“全國康復理療職業資格證”開始了為人服務的快樂生活。
冬日里的清晨,他站在窗前開始了每天的必修課,一邊鍛煉身體一邊念著長壽歌、清心語、寬心篇......
這時路老家的客人也開始陸續上門了,最先來的是前院的孟嬸,今天路老要幫她熬制驅寒補氣血的“生姜紅棗膏”,略顯傴僂的體型步伐卻很穩健,他要抓緊時間,趕在幾個來按摩人前面將“生姜紅棗膏”制作完成。自從學會按摩,路老就義務為身邊的人緩解病痛,老頭痛的彭燕、頸椎病的李鳳娟、乳腺結節的蘇女士等都是路老的患者。路老胸前的黨徽顯得特別鮮紅,他每天義務清掃連隊的小廣場,始終支持連隊的各項工作,黨員學習從不缺席,在新農墾建設中為連隊建設獻計獻策歌頌黨的政策好,他將園子里的綠色蔬菜分給大家,他為在連隊干活的轉業兵送去綠豆湯,一張按摩床,一本83年的老醫書,一份堅持成為路老生活重要的組成。
他給女兒打電話,說這個冬天不能去浙江了,有幾個病友需要他,他要留在這里......